以下文字根据采访现场观众录音整理,尽量还原观众原话。
(一)
2015年10月26日 下午1:30点
中国油画院美术馆
工作人员:你好,你这是第二次过来吧,展览开幕时见过你。
观众一:这是第二次来看,很喜欢这个展览,我的祖父李骆公的作品也在展览中。我们家人对祖父没有做太多宣传,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这次能在这样一个大型展览上见到他的作品,非常高兴,虽然只是复制品。
工作人员:希望你理解,我们要借到李先生的作品比较困难,所以只能以印刷品代替。
工作人员:你如何看待此次展览?
观众一:我很喜欢,面很广,囊括了中国具有表现性油画的多数顶尖画家。不知道这个展览往下怎么进行?
工作人员:这个展览总称为“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分为三个区段,今天看到的是第一区段展,是以“当代中国油画的表现性”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心象”作为主题,接下来会在天津、山东、上海、西安其他四地巡展;第二区段是以“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新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真像”作为主题,会在明年下半年进行巡展;第三区段是以“当代中国油画的抽象性探索”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意象”作为主题,会在2017年下半年进行巡展;第四区段是汇总展,名叫“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优秀作品展”,展览将在2018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观众一:相信一定会很不错,很期待。
(二)
2015年10月26日 下午2:30点
中国油画院美术馆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90余人 范明正、邓静、蒙斯特老师带领
工作人员:你好,你今天是第一次来看这个展览吗?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其实展览开幕式时我已经来看过了,也听了研讨会。当时人太多,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这次正好学校组织,我也想再来仔细看看,所以今天又来了。
工作人员:你是油画系的吗?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我是美术教育系,是以油画为研究方向,我自己也画油画。
工作人员:你对整个展览的作品选择、布展方式怎么看?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我觉得多数作品很不错。有些作品给我感受很深刻,但也有一些让我觉得很平常,一眼就过去了。可能因为画太多了,并没有用心仔细去看。
工作人员:其实对一个画家的了解,一方面从可见的画面语言;另一方面还有画面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精神等内在的东西。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对,还要仔细去了解。但是我个人看画主要从作品本身的关联性去看,不是带有观念性、理论性去理解艺术、我觉得作为艺术家所做的就是把他所要说的转化成图像的形式告诉观众,你只要看画就行,他要说的都在画里面。当你看不懂可能是自己认识高度的问题,或是画家没有讲明白。当然还有一点,一个展览必然有水平上的参差和思想高度的差别,不可能所有艺术家都一样。另外,我听了这次展览的研讨会,讲到展览的总旨是“中国精神”,对整个展览的形式确实是这样,但就每一幅画来说却不能完全体现“中国精神”。只能说是艺术家个人的探索吧。
工作人员:你们这次带这么多学生过来是课程的安排?
范明正: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组织工作做的非常充分,为我们提供了班车,我们组织学生就很方便,要不然学生各自坐车过来会很麻烦;另外,正好我们(邓静、蒙斯特)在给学生上专业课,借这次机会相当于在这儿做一个课程学习。
邓静:看展览正好可以给学生做一些讲解,提高学生的眼界。
范明正:这个展览我看了两遍,开幕式当天也来了,但是没有仔细看。刚才看了这次展览的画册,做的非常专业、非常学术,从民国时期表现性绘画到建国后,再到当下中青年艺术家,学术梳理做的很用心。这个表现性门类的专题研究带有一些学术性和历史性的梳理,做的非常专业。画册做的分量很足,很充分,有一些展览没有的画作也都囊括在里面了。我们首师大有两位老师——段正渠和段建伟老师,特别是段正渠老师还有一个专题研究,有六七张画,展览的面貌很充分全面。
孟斯特:这次看了这个展览觉得挺有意义的,尤其对学生很有帮助,首师大在西三环,离艺术区比较远,平实课业比较重,看展览的机会比较少。这个机会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学习。今天过来的都是二三年级的油画系和艺术市场班的同学。我是中央美院三画室毕业的,看见这个展览很亲切。从这个展览能够看出背后所付出的工作,梳理一次的工作量应该也很大吧?
工作人员:这一次的展览梳理用了一年时间。从去年开始,与各方经过很多次的沟通,探讨研究,征询建议和意见;并且深入思考了当下油画的现状,汇总了各方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孟斯特:油画艺委会做这次活动,整体的梳理很不容易,之前真没想到。展厅的效果也很好,整体感觉很不错。
邓静:我最近带学生在上版画课,学生突然从油画转换到版画的方式,不太容易接受,所以今天来这里看到这些表现性的绘画,对他们也是一个观看和思维方式的打开。
孟斯特:我觉得,这个展览作为一个总结和归纳把很多的可能性都纳入其中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面还是太窄了。他们会觉得“表现”可能就一种样式,那个是表现,这个是就抽象,那个就是写实,理解很模糊,不知道当下新潮的绘画哪些算为表现。我觉得看了这个展览以后,他们会对“表现”这个概念有一个重新的建构,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很重要的帮助,很多学生光凭我们上课讲的内容还是不能让他们全面理解。看展览和学习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过程。师父只能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通过看这个展览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个发酵。
工作人员:因为“表现性”本身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界限,它包含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宽泛的。所以这次美协油画艺委会的学术梳理是以一种“动态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希望能够更加开放、全面、包容去展示。
范明正:这次有几个艺术家,比如朝戈老师、段正渠老师、段建伟老师,把他们列为“表现性”画家,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他们是一个写意的状态。我当时在想,为什么把他们列进来?后来我听油画艺委会老师讲,除了技法的表现,还有一种是精神的表现性。当然写实绘画也有精神表现性,但是这个精神表现性更独特一点,他兼容并蓄。
孟斯特:现在的概念是很广的。
工作人员:写实绘画也有表现性,作为学术梳理的话,只能说更倾向于哪方面。像朝戈老师既可以在表现性绘画中,也可以归入写实绘画。
范明正:我的理解是,这个表现是更宣泄一点的表现,而写实里的表现是现实主义的表现,像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它不是那种唯美的展现,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精神上也是一种宣泄性的表现。有些作品可能偏写实,但已经从古典情景中脱离出来,比如格列柯,他也算是写实绘画,但他其实就是古典绘画中的表现。按照这种理解,朝戈老师都属于格列柯这一类具有精神性的表现。
…………
工作人员:非常感谢你们对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