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最新资讯
学术成果
开门行动

学术讲座系列:听朝戈谈造型

学术讲座系列:听朝戈谈造型
主讲人:朝戈

时间:2011年11月17日 周四 18:30

地点:中国油画院 教学部 二楼 

 

朱春林:朝老师今晚讲座以造型为主题,之后有半小时互动时间在朝戈老师开讲前,请杨老师说几句。

杨飞云:大家知道,朝老师在造型方面非常富于精神吸引力和表现力,中国非常有成就影响。造型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中国人画油画,喜用造型这个体系,它能够进入我们的文化,进入我们的心灵,同时进入当代。学术讲座需要有一种互动的心态,希望大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来,把自己的思考和困惑说出来,也把朝戈老师心里经验里面的好东西更多的挖掘出来。朝戈老师特别准备了片子,我们也预备我们的心,希望今天晚上大家都有一个好的收获,我们再一次感谢朝老师。

朝戈:造型这个词挺老的,当代艺术可以继续使用造型,可以放弃造型,可以不用自己的造型的能力。但是,我认为我们依然需要有历史传统的造型,而且我们每个人应该拥有这个能力。

图1.jpg 

图1

文艺复兴前期艺术的特点比较平面。这张素描(图1)是为创作准备的精准的稿子,人物大部分还是经过写生,是具体的,不像我们现在很多形象概念的场面画。这张素描实际上是叙述一个故事,西方的艺术特别有戏剧性,有文学性。

 

马萨乔是文艺复兴前期一个非常天才的艺术家,很年轻就有很高的造诣,很早去世了,一生作品不多。他的情感很含蓄,很真挚,非常有感染力,画的东西很朴素,相对单纯,不是特别以技巧见长。很多古代艺术家是表述事件本身就可以了,但是马萨乔这个艺术家有某种内涵,和后来的现代艺术的追求相似。我个人看,他对现代艺术有很大影响,影响在那些方面呢?他能表达心灵和情感内部难以言说的部分。这是马萨乔《逐出伊甸园》(图2)但他有特殊的氛围。

图2.jpg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主要还是创作的准备。我不认为他们把素描当成艺术,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来对待,但这些素描还是作为艺术。

 

波提切利这个人很深沉,是一个有矛盾的艺术家,他属于基督教文化背景同时,他又接触了希腊的文化,所以晚年很痛苦。

波提切利的画有一种很内心的主题,许多主题来源希腊的文化,希腊文化非常华美。波提切利素描意境很好,给我们的感觉是幻想的,诗性的,而非现实的。

图3.jpg 

3

这是一个创作性的素描(图3),他不像我们只是写生模特,他有幻想,有表现形式的语言,他研究线条平面的处理人的表情情感,他在素描上已经研究完毕了,最后的色彩创作高度一致。这个素描又有素材性,他要解决的一些具体性问题。比如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动态,还有这个人物在风中的动态,如果没有素描准备,他的大创作没法很自信的进行的。他很多地方很严谨,又依然是依据自己的想象,这点,我们能窥视这样一个艺术家是怎么工作的,他的造型跟他的素描有什么关系。

图4.jpg 

4

(图4)我看是古代艺术最革命的一张画,特别现代,主题很好。这张画表现劳动的主题,一点不枯燥,不死板。一把锄头一个人,慢慢倾斜的一个体态,他获得了非常好的平衡。

大家看,刚才的这些素描,实际上是为创作做准备。几百年过去了,我们都没有做到中肯的造型准备,大家恐怕还在靠一些照片,把所有的衣褶画上去。古代素描里的衣褶是经过人的选择和处理的,造型概括、精炼,和我们摹拟照片外表不一样。

图5.JPG 

5

(图5)构图很别致,很精到,有一种平面性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说窗户安排在画面右侧,非常漂亮,一般来说,窗户安排在左侧都很不舒服。这两个人物背后的墙角,包括侧面柜子的这个造型,在全画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选择,都是艺术家很成熟以后才能出现的。现在美术展览中好多画,很多地方不舒服,因为罗列现实,他们选择的构图和选择的思路,没有经过高度的磨炼。

图6.jpg 

图6

(图6)这张画很有力量,把这画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线条的话,这些简单的线条是非常突出有力的,肩膀的线,胳膊的线涌向额头。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很有气势的人物画,作为一个人像,他是非常宏伟的。之前的艺术就没有这么大的气势,之前的稍微平静一些。文艺复兴产生了很大的自信心,所以那个时期画一些很宏伟的东西。我们文革时期也很宏伟,但是没有那个造型,没有那个提炼以后的造型。

优秀的艺术家经常是在最简单的关系、最简单的环节上显得出众。或者他有突出的才能,也不一定画的特别齐,但是在大的结构上,大的动感上,都是出色的。我们说的大手笔其实就是更加概括。

文艺复兴人类的自信心增长,雄心变得很大。经过中世纪的一个相对沉闷的时期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碰撞出很大的渴望,渴望一个创作空间在一些小,比如刚才这画,很小的造型里显示出这种宏伟,这种画有张力,也有一些现代艺术所追求的直接的感觉。我们看安格尔艺术,他不强调这个张力,他很稳定,很经典,但是他没有这样宏伟性的张力。

图7.jpg 

图7

(图7)从造型上来看,把人压缩的很厉害,所有的形体都压缩在一个平面上,很像是一个浮雕作品。我自己的观点是,像浮雕还是很美的。

和直观的三维造型相比,比如我们从苏联老师那里学到的三维全因素的造型,我个人偏爱稍微平一点的原因是这里头有一种艺术性的处理。这张画里有很多处理的,包括脸、脖子,都服从于外面轮廓,表达一个年轻女性特别适合,一个很娟秀的出身。我们往往笔划比他复杂和琐碎,他就是简单。有简单明确的形体,比如说脖子脸部头的形体,右侧最主要的暗面我觉得他表达的更好。我们有时候会照顾的很多,最后最主要的形体是越画越虚弱的,主要的不强。

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凡是优秀的作品,主要的造型是很突出的,次要的部分会主动削弱。所谓主要的就是大的东西,比如说脸是一个鸡蛋,脖子是一个最简单的圆柱体,这方面往往是最突出的,能做的非常彻底,而且有很强的感染力。他也不仅仅是画一个鸡蛋,简单画一个几何形的概念不是,他很有个性。我们现在做得这么好的人也不多,或者做出来没有他这么自然。

文艺复兴的艺术总体来讲是素描的艺术。我们知道弗罗伦萨派和威尼斯画派。弗罗伦萨派历史地位很高,因为素描造型能代表艺术的男性,我认为这种艺术最有力度,具有一种庄严的力量。威尼斯画派呢,相对而言是女性美,色彩呀,氛围呀,或者那种雄强的表现力方面,倾向于女性。弗罗伦萨派能体现出更强的严肃的力量,更强的精神的份量,这是比较强的。当然他跟造型是有关的,造型很重要,实际上前阶段就是在画素描,后面染一点颜色。他染一染,我们就说油画,其实素描起的作用是占80%-90%。

图8.jpg 

图8

(图8)给我的印象比较深。深邃的眼神,很直观。再一个是很简要的性格暗示,比如嘴。我们看眼睛,包括颧骨这部分,他画得很少,用的笔我们数都数的出来,但是他暗示额头的隆起,暗示所有的关系。这张素描画得比较简略。我刚才说到要找到事物主要的侧面,他找得非常好,这个鼻子就是一个侧面,抓着这个其他的都不管。这个画在于他的五官和头部的鸡蛋性,还有纹路的关系。达芬奇的眼光一直看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和立体空间里的东西,所以他非常简单,画的笔墨是很少的,通过眼眶他就把整个额头立起来了。我们要画出同样的效果,往往笔墨比他多得多,印象还不深,很罗嗦。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就是对形体的理解有高手和低手之分。这个形体我们大家都能画出来,但是就没有他的洞察力,比如眼睛的框架鼻子嘴,加上整个轮廓,对人的内部构造他有一种特别的兼顾性的把握,这点我们一般人在表面上做得很像,但是结构上不可靠,他就非常可靠。这素描他画非常有情感,有一定的神圣感,有一些华美的东西在里面。

好的艺术家就是很简略,很简约的把一个人很精致的勾勒出来,印象深刻。

图9.jpg 

图9

 达芬奇是一个超级天才。(图9少女)这个素描我们很难把当成一个习作来看,这个素描有一种什么氛围呢有一种事物的复苏,有一个很庄重的事物的诞生,有那么一种气氛,表现的是圣母。在这个素描里面我们看到的不是解剖学,也不是透视,更多的是他要表达有诗意的东西。我们画得很萎缩,没有这么好艺术的氛围。这些艺术家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素描作品非常耐看,看几百年都不会看透了,或者看得乏味了,不会。

她的手其实没有画得很完善,但是你觉得达芬奇在形体方面的理解力和我们常规画出一个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图10.jpg 

图10

(图10)达芬奇这张素描不常见,我觉得特别像二战时期的人物的气息,因为有一种现代性,心理非常突出。素描是很好的武器,能把人性相通的一些东西表达出来。

他找到了主要的侧面。其实,素描最初的那个阶段,有时候挺好看,越往后的画,就越琐碎。一开始你抓到了主要的部分,最后你要添加,比如颧骨,画额头,把细节全都画出来的时候,主要的形体削弱了。削弱了以后,就变得紧张琐碎,很多问题都出来了,所以大家要注意形体最扼要的部分,抓住它不要让过多的细节抢了主要,始终要加强主要的部分。所有经典艺术家都有这些特点,安格尔的素描很细,你仔细看的话,其实他画得很少,非常简练,但是给你非常细微的感觉,其实他未必画得那么细,他只是细在最主要的部分、最主要的东西上。

达芬奇这张素描我觉得有纪实感,他不像一个理想中的人物了。以前的素描都是理想中的,不是生活里的人,这张就是生活里一个真实的小伙子,稍稍虚弱一点的人,但是很真切的在你眼前。这些情调也很重要,一个素描你要把握它是理想的呢?还是想象的呢?还是你借题发挥呢?还是考据性地面对一个模特呢?这里面有很大的造型艺术的空间,就是情感方面。我们画的都是形体,但是作为艺术的传达是有差别的。虽然大家都用铅笔画,实际上素描能画出很丰富的情感,要把这种准备带入创作中。

杨老师应该还记得,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对达芬奇的衣纹习作很感兴趣。这幅画很理性,具有一种稳定感,是对事物的精确的分析。膝盖这些结构都很完美,把事物的质感和画面结构很精美很可靠的描述出来,又还不是这个事物。客观讲,达芬奇的衣纹习作是不是有艺术性?是不是很富于情感?不是的,他很冷静。这种对事物的精确的分析是我们缺乏的,我们对精确的分析没兴趣,但我们很需要这样一个阶段,从事艺术创作是要经历所有过程的。

我觉得所有这些过程都是艺术在暗示你应该做这方面的努力,而且你的兴趣也会提示你,比如说你现在特别想精确的描画事物,就有一种冷静感。

我刚才暗示大家呢,你们在艺术过程里,某一个时期会倾向于这个方面,过一时期又倾向于另外的方面。比如你想画得很严谨,把什么都画得很细,过一个阶段,你就想画得概括,或者想找氛围,找别的东西。大家要很敏感地理解这种倾向,这是你的艺术生命在暗示你,可能你需要做什么。但这是不能简单预测的,这个时候艺术家应该主动思考我为什么对这感兴趣呢?我为什么老想做这件事情呢?这个事情可能我真正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情,把做好了,我就会走下一个目标,如果你没做好,你就没有作品。这个机遇下次还会出现,或者搁了五六年又出现一次,你这个时候做不做。当然第二次出现的时候,你已经虚弱多了,也可能你已经不太有兴趣做这件事情。但是第二次的兴趣到来了,我认为你还得赶快做,第三次可能不再有这个精力,或者更多的问题到来。所以在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理解艺术给你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你的直觉给你提出来,你就渴望做这件事,渴望做这件事就做一做,但是做的水平高低就看自己的能力。

图11.jpg 

11

《三王朝拜》(11)特别能显示出那个时期的倾向,从一个暗的背景里头,一个光影里头使人物慢慢的显现出来,很有魅力,很生动。达芬奇强调轮廓,文艺复兴以前的艺术都非常注重外形,轮廓很完整,整个欧洲艺术都是这个特点。

处理这样的一个复杂场面是非常难的,从这里找到非常有意的秩序,找到事物很好看的东西。

图12.JPG 

12

《圣母子》(12)不像我们一般的素描,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传达出一种柔情和一种博大的感觉。达芬奇是很有博大感觉的艺术家,其实他没有画太博大的场景,但是他把人画得比真实的人要宏伟。

我们表现空间里的人,一个一个画,处理前后关系,虚实的呼应。《圣母子》人物不是在现实空间里,而是在想象空间里,但这里头也有一种前后关系,这个前后关系也不是很真实,而是一种绘画的真实,那种超然的造型的美。

文艺复兴时代为什么是大时代呢?他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艺术空间,很小的作品都能体现出来。

图13.jpg 

13

《圣母子》(13)油画,看局部特别经典,小孩的形体、圣母都画的非常的好。这样的完美,我认为后人就没怎么达到,他已经达到顶峰了。他达到了一种秩序,这个秩序不是自然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一种秩序。这种创造也来自于对自然的研究,我感觉还有一些诗性、文学那种华美的想象力,他画出另外一种美。19世纪帕莱热画几个农民,会让你想到一个真实的场面,达芬奇这画不是,他让你想到一个超然的事物。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但我希望通过重温达芬奇的造型,能够告诉大家一个艺术的空间和艺术的审美。这个问题就非常重要,往往大家还都是在一般性的里面,在一般性里往前走一点就是艺术,你有一点跟达芬奇相似的倾向,会突出出来。

我觉得达芬奇是古典艺术的高峰,他是科学家气质和艺术家气质的结合,他的造型具有理性的特征。以后呢,达芬奇在我们时代被淡忘了,至于淡忘的原因,我觉得是我们时代特别反对理性,透视呀,解剖呀这样一种科学性很强的东西,认为这是障碍。其实,我们从另外一种艺术的角度看,比如想象力的角度看,达芬奇也是超级天才。

图14.JPG 

图14

《受胎告知》(图14)特别和谐,而这种和谐的美是绘画的,并不是写生一个对象,模拟一个自然的场景,他所有的形象都是某种程度的创造。当然这个传统也来自于他之前艺术家的发展。达芬奇这个女天使的画得特别的好,那几朵花和脸的关系这么和谐,要想再达到非常不容易。你看整个造型,几个大的几何形,后面场景的摆布呀,透视呀,所有的这些都是有节奏的安排,从这,能看到他天才的部分。这些都是超出一般艺术家的匠心,一般艺术家看不到,他没法把关系画得这么旷达,这么通透,或者这么可信。而且,艺术境界是超然的,这个一般人都达不到。

图15.JPG 

图15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图15)影响力很大,从我的观点,这张画是欧洲艺术戏剧性的一个范例。中国艺术特别没有戏剧性,而欧洲艺术特别有戏剧性,这是他们各自的特点。在戏剧性中展开各种不同人物心理的特征,然后表达冲突呀,这是西方艺术的特点。俄罗斯艺术在启蒙时代以后,有一大批艺术家其实也是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他们学习西欧艺术,画面很像话剧的场景,比如列宾后来画了一个《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就是想画出这样很豪迈的戏剧性的场景,每个人都展开有声有色的性格。

达芬奇时代的艺术有一种开天辟地的庄严。整个对称,或者是中正,透视的焦点会集中在这些数字头上,所有的部分,都尽可能的达到最庄严的表达。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特点,也是一个时期艺术进入高峰期的标志。他要画出一些堂堂皇皇的作品,他在拓展一个了不起的趣味。达芬奇这个人应该是欧洲艺术在造型方面最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古典艺术就是没有人超过他的,从最基本的要素来看,之后的人只是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发展,比他更现实一些,比他更亲近一些,更真实一些等等。

文艺复兴前期的艺术都还是有一些主观性的,对自然的描述,很主观,很华美。到文艺复兴盛期造型方面的发展,他是更立体的,更注重透视的,他解剖了人的身体,知道内部的结构,他就找到了事物的空前的稳定。这个时代认为自己在造型方面已经接近自然的真理了。当时达芬奇写了一些自传性的东西,我们知道他怎么样看远近法,怎么观看近处的事物和远处的事物,他对自然的科学有特别超前的研究。对我们来讲,不需要太关心的问题,他都很关心,认真的对待,他比我们勤劳的多。

图16.jpg 

 图16

一个天才他都是有基础准备的,没有说他跟前人没有关系,都是有关系的,他都向前人学习了很多东西,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这是达芬奇的老师委罗基奥,很了不起的老师,他有一种自我意识。委罗基奥的雕塑大卫,造型简单有力,(图16)画出欧洲男性的力度,很结实,这个结实超越肉体的。这个鼻子是扁的,很有个性,头巾、衣服都是很粗略的,他很概括,不描写细节。

 

 

丢勒这个艺术家对细节特别迷恋的,丢勒很尖锐,他不画很平衡的事物,他选择的事物特别的艰难,这是行为艺术家的眼光。丢勒对形体的处理稍稍繁琐一些,他强调形体的个性,达芬奇的造型不强调形体的个性,而是强调很简略的形体里头的表达力。像丢勒就强调个性了,眼睛是唯一的眼睛,颧骨没有第二个颧骨是这样的,强调事物非常有个性的一种起伏和变化,这是丢勒的一个特点,这样的侧重点就造成他的艺术的整个表述。 

 

图17.jpg 

17

这张(图17)构图很宏伟。

 

图18.jpg 

图18

这张(图18)感觉特别好。丢勒比较有感觉,但是他的严肃力量要差一些,没有弗罗伦萨画派那么宏伟。当时米开朗琪罗看他们这些画的时候,说你们的素描再正确一点就好了。从他高人的眼光看,丢勒这些造型就显得差一些,他看出你的造型还是萎缩了一些。

图19.jpg 

19

这个人物素描(图19)表达具体人物的性格,很好。北方的艺术,比如说德国和弗德兰这个地区,他们的艺术有一点引喻,有历史文学的角度,包括电影也是,不像南欧艺术感觉那么阳光,那么舒展。北方艺术不舒展,没有我刚才说的这种概括,但是北方是另外一种概括,在细节之间找出一种差别,也是一种概括。

北欧的艺术,相对来讲气质上区别于南欧。在文学上也是,他会写一点怪异一点的人,一些特别有个性的事物,大家不能接受的那种美。

丢勒其实也暗示了北欧表现主义的出现,有一些内心的痉挛,有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过程,别出心裁,很感性,这是北欧艺术的特征,可能那块地域产生这种心理。当然这里头,我们就看到南欧艺术的理想艺术没有了,但丢勒也不完全是现实的,还有一种个性的东西。

大家看他对这些有个性形体的描写,比如画法,比如人手上很痉挛的起伏呀,和南欧的素描家差别非常大。这其实是一个艺术家的着眼点决定了他的艺术风貌。这个着眼点,就是你怎么看自然,往小里说,就是你怎么看形体,你看形体看得跟别人不一样,你的自然就跟别人不一样,你的自然跟别人不一样,你的风格就跟别人不一样。一个人他的艺术的气质就从造型这个细微的着眼点现出来。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对微观的事物他看得不太一样,丢勒跟达芬奇的造型有巨大的区别,他们着眼点有差别,对起伏的处理不一样,他整个艺术取位就不一样。这个必须是自然的,不能勉强不能故意。丢勒强调的是起伏,后来的艺术家像弗洛伊德也是强调个性的起伏。

我们从微观上讲造型,当你的眼光对技术,对事物,对形体,对自然,对自己独立审核的时候,你开始有自己的特点。

图20.jpg 

20

我个人认为丢勒这幅年轻时的《自画像》(20)是他最完美的作品,他自己没有再超越了。我快毕业的时候还临过。其实丢勒也很现代,面孔、头发画的很有形式感,头发看上去是一根一根的,其实他还是很概括的。大家看,他的基础因素跟达芬奇有差别,他们两个的眼光是有巨大差异,看到的东西完全不同的,这个不同就决定了不同的艺术家诞生了。丢勒很注重线条有一点痉挛的变化,比如说头发,这些变化他很感兴趣的,每个头发小卷的,曲折的线条全部画出来。他认为这个非常美,画一些手,手上是青筋他一定画出来,他可能不会选择那种胖胖的手,觉得那个没有意思,这就是有的艺术家看自然的兴趣。

图21.jpg 

21

接下来是《四使徒》(21),大家看这个表情也是特别有心理特征,丢勒是很强烈的艺术家,他的表达都是非常强烈的,很尖锐的。

 

图22-1.jpg 

22-1

  图22-2.jpg

22-2

 

图22-3.jpg 

22-3

 

这几幅版画里头,他画的痉挛的线条,画的特别强有力的图形和形体,他整个事物都密密麻麻的,很饱满的,充满着一种情感。其实心理学也做了很多分析,他幼年怎么样。总体来讲,他找到了自己的形体。

图xx.jpg 

克拉纳赫是一个素描特别好的画家。

 

图23.jpg 

图23

荷尔拜因的素描。大家看这样一个形象,好像呼吸一样的,一瞬间的很亲切,也很简略。这个非常好。他实际上把形体压缩了,达芬奇不一样,达芬奇要把形体凸出出来,他不一定。(图23)荷尔拜因这画的几何形式非常完美,胸前是三角形呀,额头的这个帽子的外形非常好。我觉得比很多画家都厉害。他的素描本身是完美的艺术品。他的素描不像是创作的准备,而是完美的艺术品,这种严谨的美,一看就是德国人画的。和别的德国画家比,荷尔拜因平易一些,非常好。

图24.jpg 

图24

(图24)所有的形状都非常和谐的。

图25.jpg 

图25

(图25)这个脸的鸭蛋性跟帽子侧面的形状主要的对比,很好的。荷尔拜因真是很可敬的一个人物,画很好,大家看这么简略的画,给你的质感也挺强,你会觉得这个事物都很紧凑,比如项链。

图26.jpg 

26

26)很诗意的,很淡雅的。

古典时期表达对称和安静的这种美,达芬奇已经到头了。巴洛克是非对称的,动感的,强调事物动的那一面,不喜欢静止,稳定,那个时候有一个很豪迈的情感,然后形体上会有变化,鲁本斯是一个代表人物。鲁本斯的形体主要是动感的,(图27)好像在空中在变化,所以巴洛克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源头,德拉克罗瓦肯定喜欢鲁本斯,原因是他们情感相似,都很豪迈,喜欢动感。任何艺术风格,经过几百年,会觉得陈旧,巴洛克在那时是一阵大风浪,也算是艺术界新的风气出现了,所有的皇宫、教堂都需要巴洛克的装饰。

图27.jpg 

27

 

图28.jpg 

图28

再来看,图28)他选的是一个片刻,选的事物在动,就是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鲁本斯这个技术呀,实在是太好了,特别熟练,他画一面墙或房顶两天就画完了。这也是绘画的一个张力,通过很强烈的形体制造出一种气息,这是巴洛克艺术,这里面跟米开朗琪罗有一些关系。他总是表达瞬间与动感,很不稳定的,这就是一个艺术家的着眼点,他表达这个动感的时候,他就成为一个动感的专家。这个动感充斥了他艺术的所有部分。这完全应该是鲁本斯的作品,都在动,所有的形体物体都在变化。一定让所有的形体在滚动,这就是他的造型特点,德罗克瓦能够理解。

图29.jpg 

图29

我们看(图29),一个女性生机勃勃的带一个帽子,那个女性是动的,很瞬间的美,和荷尔拜因那种静止和永恒是有很大区别的,他这个好像有空气在流动,阳光也在变化。这是着眼点的不同所以造型上有区别。

图30.jpg 

30

委拉兹贵支也算巴洛克的一员,他最优秀的作品都是瞬间,《宫娥》(30)是一个典型。委拉兹贵支跟达芬奇比的话,他表达的是一个在动的事物,在运动中的事物的瞬间。

图31.jpg 

31

他两个最优秀的作品,一个是《宫娥》,一个是《纺线女》(31)(是他非常完美的作品),都表达了动感中的美丽。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对静止厌倦了,把动感的美画出来了。动是很有魅力的。

图32.jpg 

图32

伦勃朗的素描跟以前所有的素描有一些区别,他有很强的现实感。(图32)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现实非常个性的消瘦的躯体。描写这样一个并不理想化的现实中的形体,这就决定了伦勃朗是一个反映现实的画家。他画的对象很可能达芬奇不画,达芬奇要找那种完美的形象。伦勃朗造型上的着眼点就是现实,他能把现实的凝重感表达出来。《夜巡》是伦勃朗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反映动的,所有的人物都在动,但是他反映人物各种互相的联系,他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方面面。我认为欧洲艺术始终有这种戏剧性或舞台化,包括《最后的晚餐》都有戏剧性。

图33.jpg 

33

《神圣家族》(33)画得非常好,既有现实感,又能跟神灵世界的一种美联系起来,我上次去德国看了这类作品,我觉得这个艺术家太伟大了。

这些画都是动感的,确实也是巴洛克的。伦勃朗有一种人文精神,他很亲切的表达现实事物中的人物,他很有情感,他不一定讽刺你,他有很大的同情呀,或者赞赏,或者认为值得记录。

图34.jpg 

34

《布道》(34)这个场景是虚拟的,我说的欧洲艺术的舞台化的表现就是这个,他处理得挺好,有布道那种神圣感。

我不是太喜欢普桑,我觉得前面的艺术家做的比他好很多。

华托是洛可可的代表,洛可可表达华丽休闲生活的美,这时,艺术的风格一下有变化,不再表达很豪迈的情感,他就不再像鲁本斯那种雄心勃勃了。

大家稍微陌生柯罗的素描,尤其他的人体素描。他画素描的着眼点和学院派不太一样,比如像大卫这样的雕像是从解剖入手的,不是从个性的形体入手的。所以这个入手点有很大的跨度。柯罗自学,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他有一种特别个人的朴素的对形体的认识,大家看了有些不舒服,但是他没有经过透视、经过解剖学之后得到的千篇一律的结果,他有点不一样。我没找到他最好的人体素描,但是提示一下,大家看一看。柯罗是比较出色的在造型上保持了独立眼光的艺术家,他画的人物肖像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35)。

图35.jpg 

35

19世纪我就不多说了。

 

马蒂斯的基础是塞尚。塞尚要恢复用眼睛看事物的那种感觉,他认为之前用透视学、解剖学是理性的产物,它是可以用仪器衡量的,甚至不用眼睛看的。塞尚想恢复人的眼睛,他不是那么准确的。人的眼睛感受事物和科学仪器的分析事物有区别,他说人感受事物有另外的一种特征。但是塞尚还是强调几何形状、圆柱呀强调这个,他认为这些是根本的,但他不是依赖于科学理性,他依赖于朴素的直觉。这是塞尚重要的变化,毕加索和马蒂斯都是接受了塞尚的遗产。

图36.jpg 

图36

马蒂斯这个作品(图36)构图上出现了分割,有一点像纳比派。这样的作品出现在一个什么情况呢,是塞尚以后出现的,艺术家自由处理平面,不再尊重三维空间。这个时候的艺术,我认为有一个情况是塞尚的原理,离开科学主义,回到人的视觉。因为塞尚的画有一种特别凝重的感觉,但是他不是像达芬奇靠准确的透视和准确的解剖学作为基础的,所以他的画都是有问题的,但是他有一个新的平衡,也有某种说服力的,比如他的《苹果》呀,画的《静卧》呀。那么欧洲造型以这个人物为中心又出现了变化。

但是马蒂斯的风格太有序,变得很装饰,有一种装饰美。因为他力求把所有的东西都画成一个平面,就有装饰感,色彩上也是令人愉悦的。但是这个基础呢,是由塞尚开启的。塞尚以前没有这么自由的,我们还是叫研究物象的,研究透视的。塞尚以后自由的对造型可以分割,和由着自己的心情、和绘画的意向来表达。这种自由也是有一个原理的,不是说看到物象画什么,而是这个物象给我什么想象,这个想象是他画的意向。从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气息,自由,绘画不再捆绑现实,出现了很自由的赏心悦目的一个绘画的愉悦感,这是马蒂斯的贡献。然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走向黑人艺术,有一种打击乐式的那种,造型上出现了新的分支。

图37.jpg 

37

马约尔的《地中海》(37)。马约尔是我特别喜爱的一个人物,他是罗丹的学生。他的造型就非常单纯,有一种凝重感,有一种概括性,也保持了一种个性。

图38.jpg 

38

他的动态非常有个人特点,造型上有非常强的个人色彩,你看着简单,因为他是这样思维的,他如果做两个人物(38),一个向左,就一个向右,这是他造型的逻辑,他构图的逻辑。那种对偶性,那种简洁的样式。

 

图39.jpg 

39

《大气》(39)我特别喜欢,暗示了空气,暗示了风和一种动感,然而又平衡。这个是很诗意的想象,和来自一个现实的模特的现象不一样,非常有艺术性。马约尔的作品非常耐看,比罗丹的耐看多了,我们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罗丹,年轻学生都非常喜欢罗丹,现在看,觉得不喜欢,觉得太通俗了。罗丹的艺术比较稚嫩、感性,太单纯了,高中生看很美,但是我们到阅历很深的时候,觉得不满足。马约尔概括事物。在这里面大家看亨利莫尔的影子,所以艺术家都是互相影响的。

 这个时候他摆脱了、有意跳过了科学性的那一面。柯罗多少绕过这一面,也不想很逼真的再现客观物象,他不强调,他强调另外一面,这个着眼点就会带来一个新的艺术的诞生,他的基础还是造型。要特别注意透视学特别注意肌肉解剖的话,那这个作品就完全另外一个样子,他跟别人的区别也在这个地方。

图40.jpg 

40

40)比如脖子和肩膀的衔接,他一点没强调锁骨或者哪些肌肉的运动,但是很舒服的。他有自己在造型方面的理解和取舍,他就没有我们习惯成自然的把颧骨画出来、锁骨画出来,没有的,他认为那个不美。这就不一样。

图41.jpg 

图41

这个(图41)我很喜欢,很好,这条腿是不标准的,但是很有重量,很有生命感,这些都是一般的艺术家做不到的。

很概括,我认为这不是学院主义的素描。学院主义的素描很理性的从解剖学、从透视学角度出来,有一种枯燥感。马约尔这些人很感性、很别出心裁的看事物,起始点他就不考虑解剖学所以,他的造型给人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来自于他对自然的取舍,不强调解剖学。我现在不太喜欢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大卫》是典型的学院主义的作品。

图42.jpg 

42

42)这个很美,也不会让你太想象到具体某一个现实中的哪一个时刻,他选的这个动作也是选的很绝,她也是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但也有他独立的目光。你具有独立的目光的时候,你的造型就好了,造型就不一样了,你就有了你自己的语言了。这个目光很难,目光不一样,着眼点就不一样了,它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图43.jpg 

43

43)后背像一个很蜿蜒的骨,大家看,腿是直的,所以他认为需要这样一种背部来强调,对比。这就很好看,也有一点出其不意,这样的形态是他做出来的,当然他也不会太强调新奇。他掌握了造型的生命,很难形容,就是很好看。

马约尔开始是一个画家,后来变成雕刻家了。他的思维方式是形象的。我再稍微说一下罗丹,罗丹强调动感呀,强调生活感,强调生命感,我是觉得在文学性和造型语言之间。罗丹的文学性太多。我们看十九时期俄罗斯艺术的文学性,其实那个风气是整个欧洲艺术都有的,十九世纪是西方艺术最有文学性的时期。罗丹的作品特别能引起散文,诗歌那样的现象,很煽情的,情欲很高的,浪漫性很强的,另外有一种印象主义的特征。他表达浪漫和感性的部分。印象主义特别重视感觉,他不要特别本质的感觉,外观的感觉很强。罗丹在当时特别受欢迎,但是他以后的时代他的光环就降低了。

图44.jpg 

44

我个人很喜欢的契里柯。我们新的时代到来了。这以前的艺术都是非常美的,不管罗丹也好马约尔也好,都是非常美的,之前所有的艺术家都美,到契里柯这个时期突然就没有美了,出现了一些机械的事物44。另外,内心的意象出现了。这些艺术家探讨的是内心潜意识中所存在这样一种幻影。他也用造型,当然这个造型他特别选择了一些形象,比如说一条长廊,一个跑动的人,有一些阴影,这是他们的特点。欧洲进入了二十世纪初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艺术的变化呢?为什么突然出现这样的东西呢?其实欧洲艺术和他的社会文化发展到1900年之后,他们其实开始走下坡,社会开始紧张了。紧张因为经济,法国经济的发展,德国经济的发展,新老资本主义之间要开始争夺经济利益和政治,包括地理的优势,打起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以后的结果就是破坏了之前人们建立的文明的信心。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以后,文人都变得非常悲观,原来建立的文明比如社会制度,社会福利特别的好,人们彼此友善呀,特别相信我们是在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文明之中。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非常残酷,他就发现不同的人,互相是非常冷酷的,死亡一下子出现了。这个时候欧洲有一次在精神方面的崩溃,这个崩溃就是他原有的正统的主体的文化的崩溃,之后产生了一大批艺术家,文学家,他们都是重新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想象的那么合理,那么有意义。人们没有想到自己做了非常残酷肮脏争夺的事情,原来哪些美好的词藻哪些传统一下子变得不可靠,就变得可疑了。产生了现代主义是以这个背景为基础产生的。

二十世纪经济与科学的变化,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些社会问题。这时他们变得很颓废,出现了一些我们看很消极的艺术,契里柯就是其中一个,他不再很有信心找寻找美。马约尔以前找美,人生是美的,契里柯不是美的了。他们的艺术目标一个大的转向,强调个性,反对主流,因为主流的东西一下子犯那么大的错,艺术家重新建立信心,用自己的手段,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建立信心,在我们的意识世界之中是不是还有一个真实的世界,然后用什么办法把他表现出来。这就是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卡夫卡把这些描述出来了,我就不多说了。

契里柯晚年回到了古典主义,这批作品我个人看到了四十多张,后来他受很大批评,进入晚年的时期,人们都说你年轻画的太好了,你怎么不接着画了。我认为我理解契里柯这个人,之前他把自己所有想象的那部分、形而上的内心世界已经表达完毕,他全部从心里头拿出来了,他把自己已经表达完了。比如说你下乡写了三部小说,你再写就写不出来了,可能用完了。所以他转向古典,因为古典某种程度是有现实感的,可是受到批评,所以他又画了一些模仿年轻时代风格的作品,批评界也会批评他:你模仿自己也不好。这里告诉我们一个艺术的道理,艺术源泉不是无限的,即便艺术家很有天才,他创造自己这套语言,也不可以重复。

所以艺术是有规定性的,不是说你很好,语言很好,风格建立起来了就可以了,里面还有你的心灵活动,你这个泉水完了,就完了。或者这部分没有了,下一部分行不行?我记得19世纪有一个歌剧作家,他40多岁写了大概三十部歌剧以后就不写了,开始在浮华的巴黎逍遥享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认为他很清楚:我已经表达完了,如果我再搞可能就不好了,我就放手我不搞了。这里面告诉我们,不是我们永远可以搞下去的,你的材料没有了,你的情感源泉用完了,可能你真的完了。像海明威到了晚年还想创造那些强硬的作品,但他写不出来了。他其实写完了,他要求再写,写不出来了,只好自杀了。

艺术的源泉也有枯竭的时候,我们要原谅艺术家,不可以要求自己永远像鸡不断的下蛋,他没有了就不要下了。

布朗库西的造型强调意象的简洁,意象是二十世纪的一条新路。他就是用形状来说一个事物,当然他比较考虑质感,金属、石头、木头他都做过45-1——45-3)。强调质感和形状的表达,这都是我们关心的。

图45-1.jpg 

45-1

 

图45-2.jpg 

45-2

 

图45-3.jpg 

45-3

图46.jpg 

46

席勒这张画(46)里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人。从他的造型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有些痉挛的形体,他也会选择这样的模特,他把自己也画上去,这样的造型很尖锐。他没有学院主义的那种平衡、客观。

这种痉挛是和人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有关的,所以他的造型就非常不一样,他的感觉和处理造型的方法决定了他是这样一个独特的艺术家,很尖锐,他画最尖锐的那个时刻,他不会画平静的部分。

图47.jpg 

47

弗洛伊德有很强烈的内心的东西。这幅是他中年的画(47),很有意思,充满焦虑的现实。他总结了超现实主义的一些表达空间,但是他后来离开超现实主义,他比较好的地方是既有现实感,又有超现实感,这样的艺术家我觉得特别可爱。你具有两种品质的时候,是非常可贵的,比如契里柯只有一种,就是超现实感。弗洛伊德有两种,他看到现实的、什么都是真的东西,但是他又要表达超现实的、某种我们没法形容的东西,因此他拓展了绘画的可能性。中国艺术家喜欢弗洛伊德,原因就是这个,他把两种可能性在一个风格里面表达出来,这样的人是一个天才。

他也很有意象,也很现实,有一个很准的对现代人的分析,现代人生活在某种焦虑之中,所以他是现代的,他跟马约尔不一样,马约尔有现代的一些处理方法,主要还是审美化的,古典诗性的。弗洛伊德就不一样了,他完全是现代的,他看到的自然跟达芬奇看到的自然很不一样。

图48.jpg

48

48)这是病态的诗意,有一种内心对事物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不叫怜悯。

图49.jpg

49

49)有一种现代文学的感觉。

图50.jpg 

图50

图50)画的比科学的现实主义的作品还现实,比如我第一次看莫迪里阿尼原作的时候有那么一个感受。莫迪里阿尼看似很抽象化,其实他有非常真实的感觉,面对事物的时候他很真切,绝对不是说经过一些处理以后就不现实了,不,他有很强的现实感。


这种情感,其实是我们用别的方法很难表达的。比如说音乐,只有绘画能表达出这种情感,这就是绘画的艺术。他在叙述我们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些体验的难以名状的情感。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点。

培根这个艺术家解释了二十世纪挺重要的一种情感,他和罗丹式的情感非常不一样的。培根有很暴力的倾向,这是人内心里头很难解释的一种情感,他解释出了一个现在有,但是又很害怕的一种情感,所以他的造型显然也是不太一样的(51)。

图51.jpg 

51

贾科梅蒂是欧洲战争以后的艺术家,他的雕塑做一些很细长、很惊恐的人52,作为幸存者,他能体现、能感觉战争给人带来的惊恐。贾科梅蒂的雕刻有一个什么好处呢?他能暗示那个空间,比如一般的传统雕刻,我们会集中在雕塑本身,他会暗示那个空间中的一种氛围,就是非常难以忍受的氛围,隐喻似的,人类普遍的惊恐。现代主义确实是在这样很害怕的背景里产生的,然后他命中了当时社会一些普遍的情感和要害,这类艺术家显得很重要。

图52.jpg 

52

在贾科梅蒂的时代,有没有像十九世纪那样的艺术家,还继续寻找美,寻找自然?还是有的,但是他们不能代表时代的问题了,所以他们就被忽略了。

 

图53.jpg 

53

洛佩斯青年时代的素描作品,《四女子》(53)是浪漫主义的倾向,理想美。西班牙很难出现理想美。

图54.jpg 

54

《海滩》(54)很好,有一点超现实感,有一些非常好看的东西,非常不错。意境,女孩子趟在那儿,直线下面很好看,他在沉睡,睡得自然,也是一个很漂浮的。我们大家想画这么梦幻的,没人画的这么好。他确实画的比较好,这些艺术家的背景都受过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艺术家,他的意境我还是用语言很难形容,大家能直观的感受。

图55.jpg 

55

大家看这个(图55),有很理性的框架,他有一个很难想象的,非常好看的形状。这个主题看上去非常贫乏,非常一般,但实际上画的还是很惊人的。

图56.jpg 

56

这张《背影习作》(56)有点马约尔的,有点象马萨乔的那个味道。这里头大家看这个素描,蒙蒙浓浓笼罩的东西在里面,确实现代艺术家都特别在意的,有一种氛围,他能表达出,一种气氛。整个现代艺术这方面是比较发达的。他代替这个时代特有的难言的一种气氛。他通过素描就已经有了。

图57.jpg 

图57

怀斯(图57)这个帽子的结构和这个人,形式结构上有一个平的线,很美。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二十世纪他恐怕是最现实主义了,比我们的宣传画现实得多了。他非常非常现实,但是他还是有他个人的想象力。我们也可以画这样的作品,画的能够出现他这样一个特别深入的意境,不容易。

图58.jpg 

58

58)这个模特非常重要,有一点残疾的模特,他一下子转到美国的西部那种苍凉感他找到了统一的美,一个残疾人在那儿,有点悬疑的爬在那个草地上,就是他的主要作品,这是他最有名的作品。我认为这个艺术家他的精神触角很好,他找到了那样一种诗意,这个诗意又是以前的所有艺术不见得表达过的。

图59.jpg 

图59

那么我们在坐的艺术家能不能表达出一个你们要让他没表达过的。比如大家画的大头像,一想都是那样的。能不能画一个你发现的诗意,很自己的。过。这个(图59)很现实,现实又出现一个非常现实的脸,但是我们离的很远,超现实的美,这是现实的。所以艺术的空间我们不要担心,抽象主义产生了,太抽象了不是好的。或者很普通产生的,对立产生的,我刚才说主观性,他也有客观性的一面。他还有他的主观性,但是他关键的有一种对生活特别确切的这种感受,他不太受过去艺术的具体手法的影响。他的描摹他也去看到那样的世界,让他成功。过。当然怀斯有一个缺点,他的画太像插画,插图,他的父亲是一个插画画家,他继承了父亲优点的时候,他的缺点也继承下来了。他缺少一些大艺术家的气度,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大家看这样的作品,看他怎么选择树木,他看一个树根呀,他画的树背,他看着这个人,他选择的是什么。这都是跟艺术造型方面的审美都有关。过。这张画来波风骨,比这个冷一些,很可爱这个作品。一个是形体画的特别,我们说很完美,很有个性。他不像古典主义理想化以后,就变得概念,他不会,他有具体性。

图60.jpg

图60

图60)这张很成功,阴影里面有很多记忆。怀斯的艺术有时候有回忆的成分,不是发现,不是现在,我画的现在是我的回忆,这是艺术空间。

他挖掘出或许只有美国才有的一种特定的冷漠感,人情味不是太浓,不像欧洲的田园的感觉。我们也有田园的概念,怀斯没有,他是另外一种,他从自然中提取这样一种诗意,这就是这个艺术家比较了不起的地方,我告诉你一种新的视野,我解释了这个自然,是你们根本解释不出来的。这种解释一定是跟造型有关的,他的造型是很现实的,把事物描写的非常具体非常密实。但是又不像19世纪的具体,他的具体是新的具体,跟过去的艺术不太一样的具体,是经过他个人成长过滤过的。

这是一个独立性很强,依赖性不强的艺术家。他是一个需要细节的艺术家。西方艺术强调实证性,他们的思维方式里头有一种实证感,我们中国人不强调实证性。我们的思维经常像散团。他的实证性像记录,比如那天看到什么了,画成什么了,这是实证很客观。东方人不注重这个事情,不强调实证。这是不同文明的特点,不管好坏,总要有区别我还是自己的观点,怀斯也有甜美的时候,但不喜欢特别甜美的风景。

600多年欧洲艺术的变化和造型的意义,我尽我的可能给大家讲一讲,希望大家在自己艺术的道路上能够走一条更精准的道路。你不清楚呀,就要总结前人优秀的经验,想办法清楚一点。

艺术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有没有共同的原理呢?我认为有共同的原理,共同的原理是艺术家都要忠实于他自己眼前看到的世界,忠实于他内部的情感,忠实于他建立起来的语言的特征。另外,艺术有没有总的规律呢?艺术有总的规律。这点我们值得学习,没有总规律,我们自己不用学习,我们自己回家就可以了。人类艺术上的经典为什么打不倒呢,他有他了不起的成就,不能被一些新的艺术所取代。所以我今天做的这个努力吧,也是希望大家看到这些好东西以后做事情更明确。

今天我给大家一个讲座,大家来看一看,谢谢大家,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一个夜晚。我跟韦羲老师一起准备讲座材料的时候,本来没想这么多画,但是觉得都非常好看,不好取舍。特别谢谢他的准备,包括他个人的激情给我影响,我才能做这个讲座,谢谢。

朱春林:很精彩的讲座,特别感谢朝戈老师给我们解读大师的素描。这些素描可能我们都见过,但是朝戈老师带领我们重新看这些画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肯定会有新的收获,我自己觉得真的很受启发。我们也可以听出来,朝戈老师对造型的认识上,有一个很鲜明的主张,比如他强调形式感,强调自己的眼光,个性,现代感。朝戈老师强调的部分也正是他一直在注意思考的问题。所以掌握造型的生命,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在素描研究过程当中,有没有带着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是朝老师给我们很深的启发。再次感谢朝戈老师。